close

如今週休二日,人們較無法感受到節慶的氣氛,但是翻開日曆還是可以看見許多節日的痕跡,如四月四日底下就有幾個小字細細地標註著「兒童節」。在過去,兒童節是所有孩子們最期待的日子,當天老師與爸媽比較不會打人,也會邀請魔術師表演魔術,並且通常可以吃到點心,玩也可以玩得很盡興過癮,不時也會有魔術表演可以觀看。但是一件事之所以會被特別用來作為節日,必定有其背後要人們紀念的象徵意義。而兒童節蘊含的象徵意義,遠超過人們所能想像的複雜與深刻。

四月四日的兒童節可推溯至19258月,來自世界五十四個不同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」,通過「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」。宣言內容有,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、貧苦兒童的救濟、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、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,教養兒童的問題、兒童魔術娛樂等等。之後,各國政府便熱烈響應,先後訂定兒童節,以此鼓舞、重視兒童福利,邀請魔術表演,營造兒童幸福、快樂氛圍。

但到了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,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40多位十六歲以上的男性與所有的嬰孩,並把婦女與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。七年後,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哀悼這件屠殺慘案,訂定每年六月一日為全世界兒童節,紀念在這些戰爭中被虐殺與毒害的無辜兒童。於是世界各地的兒童節,主要分成四月四日與六月一日這兩個日子來慶祝。基本上,若是以四月四日為兒童節的(如台灣與歐美國家),就是以保護兒童福利為主要訴求。若是以六月一日為兒童節的(如大陸),就是強調反帝國主義、反資本主義,並且將兒童的意義加以延伸,認為兒童是代表著未來改革社會、挑戰腐朽守舊勢力的進步力量。紀念兒童節,亦是希望國家社會能像孩童一樣清新、不陳腐。
 

讓我們重新回顧其原本訴求的核心意義,在信仰、在政治、在其他各層面,回轉成孩子,利用魔術表演讓孩子探索未知的世界,永保赤子之心。

arrow
arrow

    nroago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